首页 资讯 正文

一只小龙虾折射出的合肥“三重光”

体育正文 292 0

一只小龙虾折射出的合肥“三重光”

一只小龙虾折射出的合肥“三重光”

大皖新闻讯 近年来,合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(qìchēchǎnyè),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总量最大、知名品牌最多(duō)、发展活力最强、供应链最完整的(de)区域之一,更是全国唯一的新能源汽车“换电”试点(shìdiǎn)、“双智”试点、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试点、“车路云一体化”试点的四试点城市。2024年,全市整车(zhěngchē)产量(chǎnliàng)191.16万辆,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37.6万辆、同比增长(zēngzhǎng)84.4%,在地产量居全国城市第1位。

6月30日,记者随2025年“活力中国调研(diàoyán)行”安徽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合肥市肥西县,探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生机(péngbóshēngjī)。

硬(yìng)核技术筑造电池安全长城

新能源汽车是肥西县主导产业之一,已经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,先后落户了江汽华为、福耀玻璃、大众一汽、招商车研等一批全球(quánqiú)龙头项目,竞争(jìngzhēng)优势持续增强。而产业的强势发展(fāzhǎn),离不开创新的驱动。

华霆(合肥)动力(dònglì)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线一片繁忙景象

位于(yú)肥西县的华霆(合肥(héféi))动力技术有限公司,专注于设计(shèjì)、制造电动汽车定制电池系统及储能解决方案。作为安徽省制造业与发明专利“双百强”企业,华霆动力已手握(shǒuwò)专利1523件,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35件。

公司历经十年研发、上万次电芯(diànxīn)爆炸实验,其新一代蜂窝电池技术实现电芯爆炸后电池包“零失火(shīhuǒ)”,成为国内首个产业化(chǎnyèhuà)级高比能三元电池零热失控安全技术,具备(jùbèi)零热扩散、高效成组、全天候可用三大核心优势。

华霆动力通过(tōngguò)引入先进工艺设备、智能控制系统与工业机器人(jīqìrén),打造柔性智造体系。这不仅确保了生产效率和品质,更将定制开发周期大幅压缩至6-9个月(yuè)(行业通常需12个月),扩产周期仅需3-4个月,高效支撑了全国最畅销A00级车型中(zhōng)三款的电池供应。

“活力中国调研行”采访团成员探访华霆(tíng)(合肥)动力技术有限公司

“作为独立第三方PACK企业,我们已为约60家整车厂设计动力电池(dònglìdiànchí)系统,并与约20家电芯商保持(bǎochí)紧密合作。”华霆动力总经理助理王捷表示,华霆动力独创的BEST/MUST技术(jìshù),使电池系统成本比行业低10%-40%,以高安全性和经济性赢得市场(shìchǎng)青睐。

今年(jīnnián)前五个月合肥下线六款新车型

目前,合肥市已经集聚江淮、比亚迪、蔚来、大众(dàzhòng)、长安、安凯(ānkǎi)6家整车企业,实现了外资巨头、央企造车、新势力造车、地方自主(zìzhǔ)品牌(pǐnpái)、华为生态圈等多种造车形式的“全满贯(mǎnguàn)”。1-5月,合肥市下线华为与江淮百万级高端车尊界S800、蔚来萤火虫等新车型6款,新能源汽车产量46.6万辆,增长21.8%。

合肥(féi)先后培育国轩高科、巨一科技、常青机械、汇通控股等50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业。同时,全球资本(zīběn)界、产业界也充分看好合肥发展前景,纷纷加码在肥投资,2024年,全市新增(xīnzēng)签约(qiānyuē)、开工、投产项目(xiàngmù)297个,总投资2600亿元。今年一季度,智能网(zhìnéngwǎng)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增项目共80个。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奥托立夫、均胜电子、大众全球第二研发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接连落户。

合肥适度超前布局各类新型(xīnxíng)基础设施,截至5月底(yuèdǐ),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充电(chōngdiàn)基础设施28.2万台,车桩比约1.58:1,高于(gāoyú)全国平均近1倍,建成2公里充电服务圈(quān),实现“两区三中心”(居住区、办公区,商业中心、工业中心、休闲中心),布局换电站100座。作为(zuòwéi)全国首批“车路云一体化”试点城市,出台《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促进条例》,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1000公里。

两年后集群营收(yíngshōu)有望超7000亿元

未来,合肥将全力打造(dǎzào)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。力争到2027年,形成2-3家年产50万辆整车企业,新增(xīnzēng)10家百亿规模零部件(língbùjiàn)企业,新能源汽车产辆超200万辆,集群(jíqún)营收超7000亿元。

合肥将打造“制造基地(jīdì)+研发中心、销售中心、上市主体、供应商集群、配套产业基金”产业生态,推动构建下塘、新桥、新港三大百万辆整车(zhěngchē)生产(shēngchǎn)基地,包河区、高新区、新站区等多个零部件园区的(de)“3+N”产业发展格局。

同时,合肥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链接“科大硅谷”、安徽省开放生态实验室等创新资源,深化“政产学研用金”协同创新,集中攻关“三电”和车规级(chēguījí)芯片等关键技术。同时,实施(shíshī)车芯协同批量化应用政策(zhèngcè),推动车规级“芯屏(xīnpíng)”向整车厂导入。

大皖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刘旸 摄影报道

一只小龙虾折射出的合肥“三重光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