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渤海新区向绿而行“碳”新路
黄渤海新区向绿而行“碳”新路
黄渤海新区向绿而行“碳”新路
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隋翔宇 王芮(wángruì) 张正 摄影报道
电力是全面实现(quánmiànshíxiàn)“双碳(shuāngtàn)”目标的(de)关键领域。近年来,国家相继出台了《关于加强电网(diànwǎng)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(zhǐdǎo)意见》《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等(děng)一系列政策,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。受此带动,与“电力减碳”相关的行业也迎来发展良机。作为烟台市的经济高地和新质生产力创新引领区,黄渤海新区抢抓机遇,培育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,推动自身(zìshēn)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。
“煤电改造”已占(zhàn)先机
目前,我国的(de)电力(diànlì)供应仍以传统(chuántǒng)的煤电为主。因此,要推动“电力减碳”,煤电节能环保与低碳化改造势在必行。黄渤海新区积极探索,支持(zhīchí)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烟台龙源”)等代表性企业做大做强,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。
烟台龙源(lóngyuán)多年来深耕煤电节能环保及(jí)低碳化改造领域,现已具备燃煤电站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,形成了以(yǐ)自主煤粉燃烧(ránshāo)技术为核心、能源环保利用为延伸、燃烧智能化及数值仿真为支撑的业务体系,在燃煤机组节油降耗、低氮燃烧、燃烧优化控制等领域拥有(yōngyǒu)系统解决方案,业务覆盖煤电及煤化工节能环保与低碳化改造全场景,在该领域内的综合实力(shílì)达到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水平。
去年,烟台龙源(lóngyuán)依托(yītuō)承担的“600MW燃煤锅炉混氨燃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验证”项目(xiàngmù),首次在国能粤电台山电厂600MW燃煤发电机组(jīzǔ)上实现(shíxiàn)多个负荷工况下燃煤锅炉10%~30%掺氨燃烧平稳运行,可谓该公司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的一次直观体现。此项技术为我国燃煤机组从源头减碳提供了(le)解决方案,被国家能源局评为“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”。
在领先技术的推动(tuīdòng)下,烟台龙源的业绩也保持稳步攀升。公开年报显示,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(shōurù)12.77亿元,同比增长13.06%。根据规划,该公司还将在低碳(dītàn)化改造领域继续发力,聚焦源头减碳(jiǎntàn),同时系统谋划生物质、氨、氢、甲烷等零碳、低碳燃料替代市场,未来有望迈上发展(fāzhǎn)新台阶。
“绿电配套”加速(jiāsù)布局
除“煤电改造”外,绿电及其配套产业也(yě)是“电力减碳”的应有之义。近年来,黄渤海新区(xīnqū)加速布局相关领域,成效明显。
其中,与绿电紧密(jǐnmì)相关的氢能产业,已成为黄渤海新区布局的重点方向。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,加上(jiāshàng)近年来有针对性的项目招引,目前黄渤海新区已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氢能企业,涵盖氢能核心部件、氢能应用终端、氢能研发创新等领域,“制—储—运—用”全产业链(chǎnyèliàn)一体化(yītǐhuà)集聚发展效应初步(chūbù)显现。
以烟台(yāntái)东德实业有限公司为例。该公司专注(zhuānzhù)于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和氢能(qīngnéng)装备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,逐渐成长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。4月中旬,由(yóu)其旗下子公司——烟台东德氢能技术有限公司自主(zìzhǔ)研发的DZ20-1000型隔膜压缩机组在兰州(lánzhōu)新区绿电制氢项目(一期)现场完成交付,就是其推动电力领域绿色低碳应用、拓展全国市场的一个缩影。
在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的同时,黄渤海新区(xīnqū)还(hái)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,加速培育海洋工程(gōngchéng)产业,重点聚焦海上风电安装、海上光伏工程等绿色领域,为其提供施工(shīgōng)、运维等海上工程服务,进一步做强“绿电配套”。
“新型储能(chǔnéng)”持续发力
新型(xīnxíng)储能(chǔnéng)对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、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意义。在抢抓“电力减碳(jiǎntàn)”机遇过程(guòchéng)中,黄渤海新区紧盯“新型储能”,将之纳入全区“5+2”现代产业体系,持续发力进行重点培育。
在具体实践中,黄渤海新区成立新型(xīnxíng)储能产业招商工作专班,高标准规划建设(jiànshè)新型储能产业园,重点建设“4个集聚区+1个示范区”,着力引进(yǐnjìn)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具有(jùyǒu)核心竞争力的高成长型企业,打造新型储能研发、制造、应用全链条产业生态。
今年以来,黄渤海新区相关企业在新型(xīnxíng)(xīnxíng)储能领域频获重量级荣誉,就是该区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。其中,力高(山东)新能源技术股份(gǔfèn)有限公司获评“行家极光奖2024年度(niándù)新型储能优秀供应链企业奖”和入选2025“北极星杯(bēi)”储能影响力BMS/EMS供应商,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获评“投中2024年度中国碳中和产业最佳投资案例(ànlì)TOP10”奖项。
黄渤海(huángbóhǎi)新区未来还将(jiāng)持续(chíxù)推进招引培育工作,力争探索更多新技术、新场景、新应用,推动新型储能产业进一步集聚,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能。


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隋翔宇 王芮(wángruì) 张正 摄影报道
电力是全面实现(quánmiànshíxiàn)“双碳(shuāngtàn)”目标的(de)关键领域。近年来,国家相继出台了《关于加强电网(diànwǎng)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(zhǐdǎo)意见》《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等(děng)一系列政策,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。受此带动,与“电力减碳”相关的行业也迎来发展良机。作为烟台市的经济高地和新质生产力创新引领区,黄渤海新区抢抓机遇,培育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,推动自身(zìshēn)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。
“煤电改造”已占(zhàn)先机
目前,我国的(de)电力(diànlì)供应仍以传统(chuántǒng)的煤电为主。因此,要推动“电力减碳”,煤电节能环保与低碳化改造势在必行。黄渤海新区积极探索,支持(zhīchí)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烟台龙源”)等代表性企业做大做强,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。
烟台龙源(lóngyuán)多年来深耕煤电节能环保及(jí)低碳化改造领域,现已具备燃煤电站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,形成了以(yǐ)自主煤粉燃烧(ránshāo)技术为核心、能源环保利用为延伸、燃烧智能化及数值仿真为支撑的业务体系,在燃煤机组节油降耗、低氮燃烧、燃烧优化控制等领域拥有(yōngyǒu)系统解决方案,业务覆盖煤电及煤化工节能环保与低碳化改造全场景,在该领域内的综合实力(shílì)达到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水平。
去年,烟台龙源(lóngyuán)依托(yītuō)承担的“600MW燃煤锅炉混氨燃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验证”项目(xiàngmù),首次在国能粤电台山电厂600MW燃煤发电机组(jīzǔ)上实现(shíxiàn)多个负荷工况下燃煤锅炉10%~30%掺氨燃烧平稳运行,可谓该公司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的一次直观体现。此项技术为我国燃煤机组从源头减碳提供了(le)解决方案,被国家能源局评为“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”。
在领先技术的推动(tuīdòng)下,烟台龙源的业绩也保持稳步攀升。公开年报显示,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(shōurù)12.77亿元,同比增长13.06%。根据规划,该公司还将在低碳(dītàn)化改造领域继续发力,聚焦源头减碳(jiǎntàn),同时系统谋划生物质、氨、氢、甲烷等零碳、低碳燃料替代市场,未来有望迈上发展(fāzhǎn)新台阶。
“绿电配套”加速(jiāsù)布局
除“煤电改造”外,绿电及其配套产业也(yě)是“电力减碳”的应有之义。近年来,黄渤海新区(xīnqū)加速布局相关领域,成效明显。
其中,与绿电紧密(jǐnmì)相关的氢能产业,已成为黄渤海新区布局的重点方向。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,加上(jiāshàng)近年来有针对性的项目招引,目前黄渤海新区已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氢能企业,涵盖氢能核心部件、氢能应用终端、氢能研发创新等领域,“制—储—运—用”全产业链(chǎnyèliàn)一体化(yītǐhuà)集聚发展效应初步(chūbù)显现。
以烟台(yāntái)东德实业有限公司为例。该公司专注(zhuānzhù)于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和氢能(qīngnéng)装备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,逐渐成长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。4月中旬,由(yóu)其旗下子公司——烟台东德氢能技术有限公司自主(zìzhǔ)研发的DZ20-1000型隔膜压缩机组在兰州(lánzhōu)新区绿电制氢项目(一期)现场完成交付,就是其推动电力领域绿色低碳应用、拓展全国市场的一个缩影。
在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的同时,黄渤海新区(xīnqū)还(hái)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,加速培育海洋工程(gōngchéng)产业,重点聚焦海上风电安装、海上光伏工程等绿色领域,为其提供施工(shīgōng)、运维等海上工程服务,进一步做强“绿电配套”。
“新型储能(chǔnéng)”持续发力
新型(xīnxíng)储能(chǔnéng)对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、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意义。在抢抓“电力减碳(jiǎntàn)”机遇过程(guòchéng)中,黄渤海新区紧盯“新型储能”,将之纳入全区“5+2”现代产业体系,持续发力进行重点培育。
在具体实践中,黄渤海新区成立新型(xīnxíng)储能产业招商工作专班,高标准规划建设(jiànshè)新型储能产业园,重点建设“4个集聚区+1个示范区”,着力引进(yǐnjìn)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具有(jùyǒu)核心竞争力的高成长型企业,打造新型储能研发、制造、应用全链条产业生态。
今年以来,黄渤海新区相关企业在新型(xīnxíng)(xīnxíng)储能领域频获重量级荣誉,就是该区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。其中,力高(山东)新能源技术股份(gǔfèn)有限公司获评“行家极光奖2024年度(niándù)新型储能优秀供应链企业奖”和入选2025“北极星杯(bēi)”储能影响力BMS/EMS供应商,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获评“投中2024年度中国碳中和产业最佳投资案例(ànlì)TOP10”奖项。
黄渤海(huángbóhǎi)新区未来还将(jiāng)持续(chíxù)推进招引培育工作,力争探索更多新技术、新场景、新应用,推动新型储能产业进一步集聚,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能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